第三十七章 贫困山区中的现代化药厂(3/5)
二天我拿了工资就进城,跑了好几家制药厂。他们对这种小批量业务都没兴趣,我感到非常失望。有一家制药厂的一个业务员介绍他家乡有一个制药厂,条件非常好,叫我去试试。他给我写了个地址,我一看原来是水仙老家。今天来不及了,我赶回家作了些准备,过了一天我赶了个清早,往水仙老家县城里赶。水仙老家也是大山区,山连山,岭套岭。这个地方绿化远没有产长生果山里好。山上树木稀疏,有些地方还是光山秃岭。难怪水仙说她老家穷。看这穷山恶水,
怎富得起来。从市里到县城有二百五十多公里,这里属另一个省,但路修得好,全是高速公路。靠近县城是一级公路,汽车三个小时就到了。县城不大,
也不多。街道还整齐,高楼大厦也不少。很快找到了那家制药厂。厂房很大,很现代化。但看不见
上班。我找到了业务部,里面有两个年青
在谈天。我说明来意后,她们把厂长找来。厂长也很年青,三十多岁。据厂长介绍,该县是西部国家级贫困县,为了脱贫,国家花了大量投资修公路,盖工厂。但苦于当地一无资源,二无
才,三无市场,投资效果不大,到今天仍是贫困县。老百姓吃饭靠国家救济。县长换了一个又一个,就是山河依旧,缺衣少食。山区
大量外迁,
由原来三十多万减少到二十多万。有才能
都跑光了。这家制药厂也是国家投资办的,原没想山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,实际上那里是历史记载。早在一九五八年大办钢铁大砍山林时就
坏了。这里
旱少雨生态环境恶劣,植被
坏很难恢复。等厂建好投产,到山上调查什么也没有,所以投产之
也是停产之时。厂里一百多
都走了,仅剩下一二十
保养没备、开支全靠上面拨款。厂里职工收
低,意见大。县里认为工厂是一大负担,也
疼。我把来意告之厂长,生意虽小,但是厂里难得的第一笔业务。厂长很高兴。通过细谈,进一步了解到厂长是一所名牌大学制药专业的。由于是独子,父母年老不能远离,才没远走高飞。看他是内行,我就介绍了该产品发展远景,增加他的信心。为了表示诚信,我先预付5000元加工费,作开工准备。约好二天后送原料过来。当然原料的来源和产地我是一点也不露。另外请他预先将产品销售的官方文件备好,他讲没问题,只要不是要钱,县里什么都会尽力为之。听他这样说,我灵机一动,请他帮我注册一个公司,法
方芪宁,我当时现取的一个名字,公司名称就叫重生保健品公司。产品生产出来后就用这个公司名义寄到我
那儿,请她作我们销售总代理。他答应一一照办。我将我老家原来公司地址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