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决断圣心(3/9)
,让武安王代己出家,在庙中持戒修行,说是为天子念经祈福,消弭征战的杀孽罪愆。
“后来圣孙继位,改元承业,武安王为了避嫌表忠,又让嫡长子为先帝守孝出家,但承业皇帝宽宏大量,赐还武安嫡子帝王家身,令其只需从子孙挑选一代替,无论嫡庶长幼皆可。
“此后这不成文的规矩便流传下来,武安王代代有庶幼子遵循旧例、出家持戒,只是要求愈发宽松。到得神武年间,武安王一脉只须择一外赐姓‘武’便能做当代亲王替身,而这些受赐姓者其实除了剃度落发、每月祈福数
,便与常
无异,亦可娶妻生子、喝酒吃
。
“孚咎则是本代武安王的二重身,他原是幽州士,光纯十年进士,
躁乖戾、愤世嫉俗,因言语不敬得罪同侪而被贬扬州,落魄潦倒、众叛亲离之际却被武安一脉看上,因此代王剃度受戒,任云隐寺监寺,已有十年之久了。”
我不屑一顾地嘟囔道:“原来是个假和尚……”
“徒孙如此说,倒也没错。”范从阳哈哈大笑,忽然伸手一指,“胡大壮已在前面候着了。”
我们聊着聊着,已经走到山脚了,耕地在望,经过昨夜大雨,稻田更显青翠欲滴,细长叶片上残露未尽。
胡大壮正在山脚道路等候,身后的田间地,不少
正在忙碌,衣着朴素,荷锄带箪,劳作之间手脚沾满泥
。
我高兴地伸手招呼:“胡大哥。”
“柳兄弟。”胡大壮也早已看到我们,此时迎上来,粗犷一笑,又对着范从阳颔首,“教席。”
这称呼颇为奇怪,且并无尊卑之别,但我不甚在意,水天教之事我知之不详,不能想当然。
“大壮等了这么久,辛苦了。”范从阳微笑点,“田里不少
在
活,咱们就绕着外边转转吧。”
“阁下怎么……?”
此时范从阳失去了儒士风度,说话浅显通俗、流利自然,既不引经据典也不之乎者也,甚至还带着乡音,我心下一奇,不由斜眼发问,却寻不出一个恰当的描述。
“言谈粗俗是么?”范从阳哈哈一笑,“徒孙,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,不过是
流的媒妁,哪种合用便用哪种,没什么分别。”
这说辞倒是新颖,却反而勾起我另一个疑问来:“那阁下与孚咎的
谈又是怎么回事?”
我与范从阳脚下不停,跟着胡大壮并行向着天地而去,他抚须了然道:“原来是此事。老夫与孚咎同属朝为官的文
,因此
谈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