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百岁拂香(2/4)
行,两侧房屋密集紧挨,或掩或开,有些似是商户的店家也随着渐西沉而打烊了。
沿着街巷缓缓前进,一路上掠过了似是菜市、灯市、城隍庙以及客栈等地方,来到了一条护城河边,此河约数十步宽,水流平缓沉静,两岸护栏阶壁,树柳娇然。
马车自河上的拱桥而过,来到“城中城”的大门前。
与方才所见黄土夯筑的城墙不同,眼前的城墙外侧是以青石砖垒砌的,比黄土城墙高上数丈,上方的瞭望台不乏巡逻列兵,高大的城门前摆放着拒马,两侧齐齐排列着军容整肃的官兵。
“停车,出示通行关牒。”
为首的官兵走上前来,伸手示意。
“给。”
老杨停住车驾,跃到地下,在怀里摸索了一会儿,将带有花纹的方形厚实纸折递了过去。
这便是“关牒”了。
我自窗观察到此
此景,心下了然。
“原来是京城来此公的大
,请!”官兵仔细察看后恍然大悟,恭敬地将关牒退还,又对后边的
大喊,“放行!”
靠近拒马的几将拦路木刺拉开,老杨便驾着马车从让开的道路顺利通行。
此时,我恍然大悟,这便是书中所说的“内城外郭”了:护城河外的称为外城或城郭,河内的便称为内城——因内城中多是朝廷办公的机构与衙门,有时又称为官城。
进了内城,格局又与外城大不相同了,街道宽敞而少有密集街巷,道上来往的要么是马车要么是官轿,无论是客栈、衙门还是私府都是气派十足,规制分明,几乎是一府一苑,没有外城那样招展的布旗、酒号等,而是朱门亮匾、石狮镇客,府前门外,扫洒
净,要么紧闭大门要么家丁矗卫;。
若将内城比作净的客房,那外城就像凌
的柴房,差距之大有若云泥。
其中原因,不用思也能明白——外城居住的多是平
百姓、市井小民,而内城则是达官贵
、高门雅士,所以内外二城恍如隔世。
我看了一眼戴着面纱的娘亲,她似乎习以为常,对此内外甚殊的境遇并无所感。
老杨赶着马车悠闲地在几近无的宽敞道路上缓行,在夕阳将落未落之时,停在了一座小苑前。
娘亲先行下了马车,我拿着包袱紧随其后。
我轻轻念出苑门牌匾上的雕字:“拂香苑?”
“谢仙子,柳公子,我把二位送到这里便是完成任务了;余下的事,相信仙子心中有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