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三章 世道艰难(2/4)

原皇朝一向如此。当晚他是在杨皇后的惠慈宫用的晚膳,这位贤慧大度的正宫娘娘未能给他生下儿子,却生了个惊才绝艳的长,每当凤吟率军出征,他都会尽量抽时间陪陪杨皇后、嘘寒问暖,表示些关心,或许内心中他觉得亏欠了这对母

胶东地区德州府东大街上,尚不到辰时,距北街街十多丈外的菜市里已经空空,只有几个挑担的菜农,每担子里未卖出的菜也已所剩无几,连吆喝都省了。

菜市门这位菜农面前的担子里也仅剩下大约两斤土豆,一位主不屑地斜乜着这堆土豆、眼角余光却随时留意着身旁的行,滔滔不绝地挑剔土豆的各种毛病,其中最大最主要的毛病是这些土豆是别挑剩下的,若有凑过来她便狠狠瞪家一眼、以凶狠的目光把竞争者赶走,完了她表示:“若价格能少一个铜板,这两斤土豆我全要了,你收了钱也好早点回家。”

菜农二十多岁的模样,看似不常进城卖菜,显然不太懂行,被主一阵挑剔说得傻兮兮的,有些不知所措,但只需看看菜市里的形便知行紧俏,这次他挑来卖的全是自家田里种出来的菜,家里还没得吃呢,这次进城卖菜只为卖点钱为孩子看病,便连连摇不愿降价。主锲而不舍地与他讨价还价,与小伙子说了半天也没谈拢。

再往东与菜市隔三间门面的聚源茶楼大堂里,两位青衣文士对坐品茗,看起来斯斯文文的嗓门儿却大,谈论的并非家国大事,而是对近年来青楼艳词的兴起而痛心疾首,边说边摇。邻座是三位四旬左右江湖打扮的壮汉,脸上均隐然有风尘之色,个个形貌粗犷、说话声音却小,讨论的倒是战天鹰聚众造反和辽东大战这两件重大之事,言语间对战天鹰竟颇为推崇,对长公主的评价却也不低。

正逢早餐时间,隔壁的赵记灌汤包子铺生意兴隆,三个年轻店伙忙得满大汗,不时大声吆喝着一笼或两笼之类的,捧着空的或盛满热气腾腾的包子的一叠叠蒸笼在大堂里跑来跑去。

坐在柜台后的赵掌柜笑眯眯地看着大堂里几乎满座的食客们,这些多数是附近居民带来尝鲜的朋友,全冲德州东大街赵家这块金字招牌而来,百年老店自非得虚名,个个吃得赞不绝,言笑自若,谈论的大多是最近各自的营生,少数则嘻嘻哈哈地说着无聊的笑话,声音还挺大,不嫌早点儿么?

赵掌柜转看看街上,眉立马皱得紧紧,门外街边那群小乞儿令他横竖看不顺眼,这帮家伙坐在门多少会影响店里的生意,便招呼店伙把乞儿全赶到街对面去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