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倚红偎翠(6/10)

每夜弄到天亮,都还是觉得不够,真恨不能化在她身上才好。

过了月余,水封良回来密报,说是此事所关联的重要物都已经死亡,确凿的证据一点也没有,不过从蛛丝马迹来看,有要想刺杀王爷是无疑的。从水封良的奏摺之中,可以看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兵马大元帅王定昆,也只有他才能轻易的调动军队。

朱传宗心中不快,王定昆和他虽然有生死之,可是一旦涉及到权势,看来什么朋友之都是假的,虽没有确凿证据证明,不过这一切怀疑都是很合理的。

除了王定昆外,没有第二个敢刺杀他,而且还能得到好处。

如果朱传宗一死,以王定昆的威望,想掌控天下是易如反掌,而且他的亲戚涉及犯案,背后可能涉及到他,他一定是知晓了此事,因此要先下手为强。

因为这事太过惊,如果宣扬出去,会造成朝廷动,因此朱传宗吩咐水封良严格保密此事,而王大海之死,也低调处理。

不过不知道怎么回事,这事过不多久之后,还是传到了王定昆耳中。谋反之罪可不是小罪名,王定昆派特使接连来了五次,都是向朱传宗请辞并表达想亲自来京师谢罪。

朱传宗以为他是以退为进,因此派钦差安慰他,言说二同生共死,义气厚,断无怀疑他的道理,请他放心,不要轻信小的挑拨,安心守卫边关就是。

王定昆久居官场,如何会不懂进退之间的道理,他也是大智大勇之,想起朱传宗勇武天下,兼且智慧过,又手握天下兵马,断无胜过他的道理。既然朱传宗遇险,此事是非同小可,换成别,抄家灭门的罪名都够了。他要是不打消朱传宗的疑虑,等朱传宗腾出手来,后他的下场可想而知。

王定昆心里惶恐不已,就上书朝廷,坚决请罪辞官。

朱传宗不清楚王定昆到底是不是在试探。如果把他真反了,就算能打败他,可是要动用全国兵马,就算胜利了,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,付出很多的生命,也会弄得天下动,因此就找水封良商议。

水封良道:“不如派收买王定昆身边的幕僚,看看王定昆到底心意如何,再做定夺好了。”

朱传宗听了这话觉得有理,便派水封良做这件事,水封良倒也神通广大,探听到了确切消息,王定昆的确有隐退之意。

朱传宗便派特使恭请王定昆回到京师,请皇帝封他为武王爷,不过当然是个虚衔。

王定昆安然到京没有造反,朱传宗非常高兴,亲自接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地址发布邮箱:dybzba@gmail.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